被子植物为什么没有灭绝(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真正的霸主)

随笔散文2023-10-26 17:59:352
自然界中有哪些生物是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都没有灭绝的?

生物大灭绝指的是地球生命史上出现的生物种类大规模的集群灭绝现象,迄今为止,地球上已经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分别是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白垩纪发生的生物大灭绝。

第一次:奥陶纪大灭绝,这次物种灭绝发生在大约4.4亿年前,被认为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大量的水,海平面降低,原有的海洋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导致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泥盆纪大灭绝,发生在大约3.67亿年前,一般认为也是由于气候变冷造成的,由于这个时候陆生生物已经开始发展,所以这次生物灾难事件对陆生生物打击很大,海洋中的无脊椎生物也损失惨重,预估有80%的生物灭绝。

第三次:二叠纪大灭绝,发生于2.45亿年前,这一时期地球内部活动较为剧烈,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海平面涨落和大陆漂移速度较快,导致地球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都失去了生存空间,大家认为这次生物大灭绝导致地球上96%的物种灭绝,是五次大灭绝中最严重的一次。

第四次:三叠纪大灭绝,发生在2亿年前。这次物种灭绝也是由气候变化造成的,有75%的物种灭绝,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

第五次:白垩纪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也是距离最近的一次,因为那个时候正是恐龙的繁盛时期,所以这次物种灭绝也被叫做恐龙大灭绝,其原因被认为是由小行星或彗星坠落地球造成的。撞击使得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遮挡了阳光,导致全球温度下降,植物也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逐渐枯萎,恐龙等动物则因饥饿而死,估计共约75%--80%的物种灭绝。

这五次大灭绝下来,地球生命史上出现的物种已经灭绝了99.95%以上,也就是说地球上出现的物种只有万分之五没有被灭绝,这其实还只是一个很保守的估计,因为这里只讲到了五次生物大灭绝,然而在生物大灭绝的时期之外,生物的灭绝现象也是一直在上演着的,只是速度没那时候更快罢了,然而生物大灭绝之外的时间更加漫长,这样来看的话,其实生命史上出现的生物幸存的不足万分之一。

然而如今我们地球上的生物世界仍然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生物物种仍然有几千万种,不过这并非有被灭绝的万分之一的物种,而是没有被灭绝的物种生命不断进化演变的结果。

当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上演的时候,80%的物种被灭绝,但是剩下的20%的物种学会不断的演变进化,然后又迎来了一次物种大繁盛的时代,又一次灭绝上演的时候,之后将是又一次物种大繁盛的时代,如此反复,虽然有大量的物种被灭绝了,但是也有大量的物种被创造出来,而且物种的进化也趋向于更高级,这也是我们人类能出现的原因。

那么有哪些物种没有在五次物种大灭绝中被消灭掉吗?当然是有的,万分之一的生物种类其实也是相当多的。可以说如今仍然生活在地球上的很多的低级生物都是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幸存者,比如很多单细胞生物,海洋中的多种鱼类、某些淡水鱼类,一些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简单的说几种,如蓝藻、绿藻、水螅虫、鲎、章鱼、鹦鹉螺、舌形贝、水母等都是躲过了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幸存者。

那么如果说躲过了后面几次或一次生物灭绝的生物物种有那些呢?其实这就更多了,特别是在最后一次生物大灭绝中遗留下来的生物,一些两栖类、爬行类动物活化石如鳄鱼、乌龟、青蛙等还是随处可见的,可能有朋友认为我们常见的鸟类并非生物灭绝的幸存者,然而它们实际上是兽脚类恐龙进化过来的,所以它们的祖先其实也没有在6500万年前被灭绝掉,同理,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其实也是由没有被灭绝的小型哺乳动物进化过来的,所以如果把动物进化发展的因素也考虑在内的话,宽泛一点说实际上现有的生命物种都是躲过生物大灭绝灾难的幸存者。

保护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称为有花植物或雌蕊植物,与高等植物中不形成真花和具有颈卵器的其他类群相区别,是现代植物界中最高级、最繁茂和分布最广的一类。现存已知的被子植物约有20万种,我国约有3万种。被子植物的种类繁多和广泛的适应性是与它复杂完善的结构和生理过程密切相关的。它们的特征可以概括如下:具有真正的花;具有雌蕊,形成果实;有特殊的双受精现象;袍子体进一步发达和分化;配子体进一步退化;主要的营养方式是自养;传粉方式多样化。

被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的一门,它们在植物界中是最高等的植物,种类繁多,达到20多万种。我国约有3万种。一般认为,被子植物在地质史上的中生代后期始大量出现,广布于世界各地。被子植物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白垩纪(距今0.80亿~1.40亿年)后期,它是从古老的裸子植物进化来的,是现代植物界中最高等、种类最丰富的一大类群。它们不仅有了种子,而且还有了果实。它们的生命力更强,适应环境的可塑性增加,这这些都促使被子植物繁荣和发展。到了中生代后期,地球上的植物已经接近于现代植物的面貌了。被子植物不是逐渐地排挤了裸子植物,而是急速地由一个植物群代替另一个植物群。

被子植物在大型植物中数量最多,而且与人类的衣、食、医药、工业原料等关系最为密切。如果被子植物大量灭绝,那么人类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了,因此科学家们格外重视对被子植物的保护。与此同时,科学界呼吁要特别重视减少造成物种濒危和灭绝的因素。这方面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例如防止森林破坏,禁止对有经济价值的种类的过度采挖,尽量多建立一些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必要时采取迁地保护措施(变野生为栽培)等等。所有这些,还必须以立法和政策加以保证。只有这样,我国丰富的被子植物物种多样性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使它不仅为中国人民,也为全人类的福禄作出应有贡献。

简述被子植物的进化过程.7.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渴死的

恐龙是在五次物种大灭绝中的第五次大灭绝中灭绝的,因此要想搞清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就必需首先搞清五次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地球膨裂说认为地球从寒武纪到白垩纪共发生了11次膨裂,其中5次形成了大的造山运动,每次造山运动都使海洋从大陆上退却,造成了物种的大量灭绝。这5次大的物种灭绝每次都与造山运动形成的时间惊人的相同。这足以说明地球膨裂,形成造山运动,使海水从大陆上5次大退却使物种渴死,是造成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证据:

一、5次造山运动与5次物种灭绝的时间惊人的相同

1、第1次是加里东造山运动,开始时间是4.4亿年左右,这和第一次物种大灭恐龙灭绝的时间4.4亿年完全相同。

2、第2次是海西造山运动,始于3.65亿年左右,这和第二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3.65亿年完全相同。

3、第3次是印支造山运动,始于2.5亿年,这和第3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5亿年完全相同。

4、第4次是燕山造山运动,始于2.05亿年,这和第4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05亿年完全相同。

5.第5次是喜马拉雅运造山运动,始于6500万年前。这和第5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6500万年前完全相同。

二、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存方式

这些灭亡的物种都是些浅海、底栖、固着、不能主动寻找食物、体形庞大、喜欢水环境的物种。

三、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殖方式

那些生活在浅海、滨海地区、不论是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它们的生殖方式离不开水环境。这些物种没有了生殖的水环境,必然走向灭绝。

造山运动,使海洋从大陆上逐步退却,一部分生存方式和生殖方式不适应新环境的物种灭绝了。而其中生殖方式的不适应是造成物种灭绝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物种的生殖方式是不会改变的。我们从两栖动物在水中受精,到爬行动物的卵生,再到哺乳动物的胎生可以看出,生殖方式的进化才是物种进化、灭绝的决定性因素。

恐龙为什么在6500万年前的第5次物种大灭绝中灭绝的呢?虽然恐龙有迁徙功能,但因为海洋第五次大退却是海洋最后一次从大陆上彻底退出,恐龙再没地方迁徙了,水源干涸了,绝大部分恐龙被渴死了。

当然,地球上还有一些湖泊,一小部分恐龙活了下来,这一小部分恐龙是如何灭绝的呢?这部分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生殖方式的不适应。恐龙在繁殖季节经过交配后,“夫妻”双方便忙着筑巢产卵。他们在地势较高而且向阳的地方,寻找松软的土地,用带爪的前肢在地上掘出一个圆形的坑来,扒出的泥土垒在坑的周围,使坑的周围隆起,高出地面,其形状就像一个火山口,可以防止雨水流进窝里。挖好坑后,再填上一些松土,接下来恐龙“妈妈”蹲在巢上产卵。产完卵后,再用一层薄土或植物叶片把蛋盖起来。然后这些将要做父母的恐龙便轮流守侯在窝旁,直到孵出幼恐龙来。恐龙下蛋后,用土埋上,靠阳光孵化。恐龙蛋的孵化,一靠温度,二靠湿度。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过于迅速,胚胎死亡增加;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而导致胚胎死亡。由于造山运动,海水退去,气候变得干燥,气温升高,土地干旱,土壤的湿度下降,造成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我国天文地质工作者徐道一说:“在我国的白垩纪末沉积层中发现有成堆的没有孵化的化石恐龙蛋”,在广东河源发现15000多枚恐龙蛋没有孵化,这便是很好的证明。考古研究表明,恐龙灭绝持续了100万年时间。恐龙的全盛时期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前期,恐龙蛋化石却只在白垩纪晚期出现,这说明很可能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前期,恐龙的孵化是正常的,到了白垩纪晚期,它们可能遭遇了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孵化不能进行,且这种状况一直持续,新生恐龙越来越少,直至最后灭绝。根据土壤的湿度下降造成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导至恐龙最终灭绝,我们从缺水的角度也可以说恐龙蛋是渴死的,恐龙最终灭绝的原因是渴死的。

作者:赖柏林

被子植物什么时候出现

被子植物的化石最早出现在白垩纪时期。

我国学者潘广等人近10年在对华北燕辽地区中侏罗纪地层中发现并确证了原始被子植物的存在,也发现了那时的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木兰类和柔夷花序类均已发育较好。

因此,被子植物的起源应早于白垩纪。这个观点提出后,在1999年第1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已经引起植物专家界人士的关注。

灭绝原因

被子植物灭绝物种有40种(表2),分属28科37属。其中特有种29种,木本植物24种。灭绝种类最多的科依次为兰科(5种)和杜鹃花科(3种);具有2种的有苦苣苔科、水鳖科、唇形科、樟科、百合科和马鞭草科;其余20科各含1种。

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生境的丧失和退化。人类经济活动改变了土地使用性质,使野生植物分布地转变为农林植物栽培、养殖和放牧、城镇建设及路网管线建设用地,从而蚕食毁坏了植物的原生境,造成物种居群数量减少直至消失。

为什么裸子植物和蕨类没有被彻底淘汰?

其实我们说被子植物高级不是因为这种植物的生存适应能力强,而是说这类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而且结构更加复杂,更加先进。如果就适应能力来说,被子植物并不占优势。就像说人和其它低级生物一样,有一种硫细菌,可以在海底数百摄氏度中的环境下生存,还有一种水熊虫,可以在太空辐射环境下生存,并且能够正常繁殖后代。而显然人类没有这个能力,因此说,高等动植物并不是说适应能力强,而是结构复杂。而一旦环境出现问题,最先灭绝的就是这些高等动植物。

对楼主补充的问题,这个不好一概而论,因为毕竟各自的各类都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我举个例子,比如松柏——裸子植物就适合在比较恶劣的环境,而相比之下,属于被子植物的水稻就要差一些。

黑龙江癫痫病哪家医院比较好?

黑龙江癫痫病哪家医院治好?

黑龙江癫痫病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

黑龙江癫痫病哪家医院治疗的好

黑龙江癫痫病哪家治的好